第(1/3)页 驿馆因多住了一个余内侍,原先安排的人手又不够了。 县衙没这么多人,仆妇只能从漕帮出,或者直接从万家要。 “婶子,玉梅也去?”褚夫人有些犹豫,她不让玉梅出门,而是自己跑去问苏芬婶:“她这样,把吴御史吓到怎么办。” 苏芬婶催几个老妈子动作快些,趁吴御史还在外面,得赶紧去驿馆把厢房收拾出来,那些仆从的午饭晚饭也要准备好。 别到时候要啥没啥,让人看了笑话去。 “有什么,吴大人那样的清官,什么奸佞邪恶没见过,怎会以貌取人。”苏芬婶抽空回了一句,等把细软装好,又再催人赶紧上车:“别磨蹭了,驿馆里都要放咱漕帮的人,不能让外人钻了空子懂不懂。” “哎。”褚夫人应道,转回去把玉梅拉上车。 万家有万老夫人坐镇,漕帮内务有郑夫人在,苏芬婶带着人去驿馆,虽然临时临急的要人,但还是能抹得开面的。 “我说,他师娘,你见过京官么,咱做的菜也不知是咸是淡,合不合胃口。”厨娘有些忐忑,其实车上的老妈子都一样。 “我也没见过。”褚夫人见过最大的官,就是孙县令,道听途书倒是知道大官很多,知府啥的,说来惭愧她一个教书先生的媳妇儿,却也没见过多大世面。 好在她男人熬出头了,吴御史在陛下面前都是能叫上名号的人物,跟了他做主簿总比做教书先生强。 “他二媳妇,你做点心最好看,到时候你得帮着我。”厨娘对玉梅笑了笑,惭愧道:“我就会做大菜,小玩意我做不来啊。” 玉梅很随和的应了她,车上的妇人又开始聊起家里的孩子都跑去凑热闹了,连公公婆婆也是。 “不知道,吴御史现在到哪儿了,我们动作要快些,要是收拾的时候被吴御史撞上,那多丢人啊。”有个妇人说。 大家都点点头,觉得她说得在理。 水田镇,女塾。 “吴兄这就是女塾了。”孙县令把吴湘领入女塾时,刚好到了开午饭的时候,朱三和香草把孩子聚集在食堂里,女孩子叽叽喳喳小麻雀一样,加上朱三母亲,还有负责打扫女塾的一对夫妻一共五个人勉强能管过来。 “要不一起用饭罢。”上官泠婼建议,人都到此处了,难道还转出去吃个午饭在回来,书斋里也有地方招待。 欢儿听了一个长随禀报,小步走到上官泠婼身畔,低声说:“夫人,堂主来了。” “赶紧把她请进来。”上官泠婼忙道。 “谁来了。”吴湘好奇问。 “就是信义堂主——唐小鱼。”上官泠婼浅浅笑起,她解释道:“方才人太多,都是来看看御史的,她带着人去疏通百姓,所以吴大哥没有见着人。” “疏通百姓,难怪我们一路来,也是秩序井然的,原来是这位堂主的功劳。” “功劳算不上。”唐小鱼走进来就听到吴御史说话,她朝这位朱衣大人抱拳行礼,随后大大方方任对方打量自己。 吴湘严谨的目光在她身上审视许久,最后才讶然看向上官泠婼,问道:“怎会如比年轻。” 上官掩嘴呵呵低笑,有些逗趣的反问:“吴大哥眼里的堂主是多大年纪。” 吴湘摸了摸鼻尖,再看向唐小鱼,犹豫道:“应该如万舵主那般年岁罢,看着真的太年轻了。” “在下确实是信义堂主。”唐小鱼含笑面对在场的人,笑容背后藏着些许疲累,今早一出门她就觉得百姓好像太过热情了,后来想想水田镇两万多户人,加上周边的乡,村,坊等其实整个观澜县人户也就三万七左右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