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苦昼短(三) ◇-《白雪歌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◎身世◎

    苦昼短(三)

    深夜时分,  曲悠才将韵嬷嬷从房中送出去。

    从前她只是听说周檀的父母在临安意外身亡,如今听韵嬷嬷细细讲述了一番,倒是百感交集。

    大胤年间,家族门阀虽已衰落,  但累世功勋的世家大族尚在,  白家就是金陵城内的第一世家。

    周檀的母亲白湫是白家正房长女,  自小受尽百般疼爱长大,  据说能文能武、聪明活泼,到了议亲的年纪,  求亲之人更是踏破了门槛。

    白氏祖上配享太庙,有人在朝为官,有人生意做得大,多年来帮扶的外姓旁支也不少,  是真正富贵的簪缨世家,白湫的父亲任金陵知州,  也十分受爱戴。

    白湫在这样的家族中长大,眼界自然就高了一些。

    韵嬷嬷从十五岁便跟着白湫,常听她说要嫁一位当世的英雄。

    宣帝刚刚继位时,与他争夺储位的兄长谋反,  兵至金陵,  将城困了七天。

    七天之内,金陵城内流血漂橹,不少世家大族满门被灭,就此消失,  韵嬷嬷还记得,  叛军当时已经打到了白氏府邸的门口。

    但是整个白家被一位少年将军救了下来。

    时局太乱,  韵嬷嬷并不知道那将军姓甚名谁,  只知他是整个白家的恩人,白湫对此人芳心暗许,时局一平定,便追着那人离开了金陵。

    三年以后,她才回来。

    彼时韵嬷嬷已经许久不见白湫,欢喜地上前搀扶,却见对方形容憔悴、面色苍白,她抬起头来,缓缓地说了一句:“阿韵,他不要我了。”

    白湫的父亲在祠堂内大发雷霆,甚至想冲去找人讨个公道,白湫跪在祠堂里什么都没说,第二日天一亮,她便收拾行装,离开了家。

    白家族训森严,将她从族谱上除名,从此她再也没有回来过。

    韵嬷嬷听说,是七房的庶姑娘帮白湫逃出去的,她似要寻人,远迢迢地去了临安。

    又过了几年,主君突然将她和几个做惯了的丫鬟送去了临安。

    韵嬷嬷终于又见到了主子,她似乎在临安过得不错,虽与从前相比多了些脉脉轻愁,但她嫁的那位姓周的夫君对她极好,两人经常于晨起时在庭院当中对剑,还生了两个孩子。

    曲悠听到这里,托着腮恍然大悟:“啊,怪不得夫君会些功夫。”

    “大公子的剑是姑娘亲自教的,二公子是主君教的,”韵嬷嬷叹道,“姑娘少时就爱骑射,当年追着那将军去边关……应又学了不少,大公子聪慧,少时武艺也不逊色于二公子。只可惜……十四五岁时,大公子生了场病,从那之后再也不能习武了。”

    曲悠垂下眼睛,叹道:“听您说来,婆母和公公也算相敬如宾,那后来……”

    “后来……其实我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,”韵嬷嬷连连叹气,“我只记得前一夜,姑娘似乎与主君争吵了一番,我带着大公子和二公子去小厨房时,隐约听见了些声响,随后、随后二人骑马出府,一夜未归,第二日晨起,府衙便叫我们去领尸体,说是……二人在城郊遭遇了贼匪,为护百姓不幸身亡了。”

    曲悠的眉深深地蹙了起来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