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 秉烛游(四) ◇-《白雪歌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◎长夜◎

    秉烛游(四)

    宣帝临死之前,  将遗诏交给了顾之言,顾之言得知真如宫的秘事,三缄其口,唯一做的,  便是冒死救下了景王孙。

    景王一脉被宋昶屠戮殆尽,  保下景王孙估计也费了不少功夫。

    怪不得周檀此前从不肯去见护着景王孙隐居的艾老板,  直到那日出宫之后才松口和她一同拜会,  几人都心知肚明,他一旦踏入了那间巷尾的栖风小院,  便是做出了决定。

    “你打算……怎么做?”

    良久,她才找到自己的声音,周檀看着她的眼睛,苦笑道:“你似乎毫不惊诧。”

    寻常士大夫,  一生忠君、守正,如何能开口说出这样的忤逆之言。他下定决心和盘托出之时,  完全没有想到她竟然会如此平静。

    不料曲悠想了想,却道:“我很赞同你的看法。”

    “君不正,臣子死谏,是为节。你手持先帝遗诏,  却仍然忍下了师门覆灭之祸,  确信为君者心中无生民之念,才兴此想,难道,这不是士大夫气节?”她认真地说,  “你说得对,  若一昧愚忠,  害天下与君王同葬,  才是不该——苏先生和艾老板在栖风小院等你多时,他们怕是很久之前便做出决定了吧,你已经比他们心软许多了。”

    周檀抱着怀中的女子,嗅到她发间有茉莉香片的味道,不知是不是这香气实在馥郁芬芳,竟让他没忍住笑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你笑什么?”

    “得卿如此,是我之幸。”

    他低低说完了这句话,却似乎有些不习惯的羞赧,迅速岔开了话题,回答起了她方才的疑问:“我如今要做什么……旁的还不算急,宰辅在朝,老师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的。”

    “啊。”

    曲悠回想起了方才周檀眼中冰冷的恨意,顺着心中所想迅速理清了思路:“如果按照你我揣摩,是傅老救下了当年应该被赵殷和顺德皇后灭口的无椽先生,无椽先生手中,有能称为此事证据的手札。”

    “当时,傅庆年还在吏部,救下无椽先生,也并非不可能——他向来精于欺上瞒下这一套,伪造尸体骗过赵殷和贵妃,不是什么难事。”周檀冷道,“我猜测,无椽先生为了保命,可能只含糊告诉他其间有大秘密,却并未和盘托出,直到他死后,傅庆年才知晓了一切。”

    那时傅庆年已经从吏部升到了执政,与顾之言分庭抗礼,但是顾之言声名实在太盛,若无意外,恐怕他一生都会被顾之言压一头。

    “所以,就有了这些信件。”曲悠豁然开朗,“这么说……陛下会得知此事,是傅庆年写信请无椽先生之子入了汴都,他只消编个谎话,就可以让公输煅以为自己在为父亲之死伸冤,之后再灭口便是了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就这样知道了此事,自然是大受刺激,这时顾相又极力阻止燃烛楼修建,陛下便不免猜测他早有了不臣之心,不想让他知道真相,是在图谋什么。燃烛案后,顾相辞官,傅庆年如愿拜相,成了朝堂第一人。”

    曲悠政治史研究不多,从前一直不算明白,不过是各朝各代都有的朝堂倾轧,党争,如何能毁灭一个朝代。

    如今看来,真是令人万分胆寒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