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秉烛游(二) ◇-《白雪歌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◎遗诏◎

    秉烛游(二)

    室内密不见光,  隐隐能嗅到对方身上的静水香气息,周檀不知从何处寻来了笔墨纸砚,将刘怜兮的几张信纸摆在案上。

    他似乎能分清这信纸的先后顺序,提笔蘸墨,  先圈了两字。

    “公输”。

    “你可知这个姓氏?”周檀问。

    “自然,  ”曲悠答道,  “公输家族自春秋而立,  有始祖公输班为楚造云梯,是当世难见的能工巧匠,  世人赞誉,称其能使青铜开口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,”周檀提笔再圈了一个“无椽”,“信中所说的‘无椽匠人’,  正是公输家族的后裔,也是大胤境内有名的工匠,  从前为皇家所用,汴都内不少有名建筑,都出自他手。”

    周檀这样提醒,曲悠终于想起了这个有些熟悉的名字,  她通史只做过概览,  不如刑律学得扎实,但公输无椽这个名字在大胤艺术史中熠熠生辉,只要用心回忆就绝对会有印象。

    他是当时有名的建筑家,旁的不论,  尹湘如和高云月多番与她提起过的亭山岫青寺,  就是公输无椽还在皇室内领职时奉旨兴建,  历经百世而不倒,  研一游学时她还去看过岫青寺外天门塔的遗迹。

    胤皇城内的建筑也多是他的手笔,不过公输无椽似乎在壮年时期便辞官归隐,连主持兴修的最后一座宫殿都在不久后被推倒了。他离开汴都便隐姓埋名,公输家族至此没落,史书上称他是公输氏“最后的绝唱”。

    信中内容,竟然与这能工巧匠有所关联?

    曲悠还记得,她穿越依始,除却对皇宫内廷的好奇之外,也想去探索大胤的风土人情,其中一条心愿就是见见当世的艺术家们。如今不过短短时日,她已见过了流芳千年的大诗人,并与这史书闻名的建筑师扯上了关系。

    更不用说周檀如今就在她的面前……人之境遇,总是奇妙。

    曲悠低头去看,指着另一张信纸上的名字问道:“那么这信中的公输煅与无椽先生是何关系,是他的后人吗?”

    “这是无椽先生之子,公输家族世居西境,祖籍就在彭越待过的鄀州。”周檀暂且搁了笔,指着刘怜兮凭借记忆歪歪扭扭画出来的一个含糊图案道,“刘姑娘记得不确切,但形状犹在,这是鄀州城与汴都通信时加盖的驿站公章,这些信件都是汴都中人与身处鄀州的无椽先生之子所写。”

    “啊,”经他这么一说,曲悠突然就看懂了不少,“那这个‘乃父死之密辛’和‘为我所救’指的就是无椽先生?真如一殿修葺事……这些,同你有什么关系?”

    “真如宫是皇城内的旧殿,亦是无椽先生最后的作品,”周檀没有回答,只是淡淡道,“只可惜现已不在。”

    “宫中殿宇,为何会不在?”

    “真如宫已被推倒,你可知这宫殿倒塌之后,原址上兴修的是什么?”

    曲悠疑惑道:“是什么?”

    她话音刚落,突然怔住,周檀无奈地笑了一声,她诧异地将目光落回纸上,觉得自己的声音有点抖:“是……燃烛楼?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