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思无凭(三)-《白雪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曲悠走到了屏风前面,定睛去看那行不大的字。

    白雪先生一手簪花小楷,写得十分雅致,在隐隐能嗅到几分血腥气的刑部后堂中格格不入。

    “晴竹满雪事不出,纵马置剑小江湖。青衫洒酒新子弟,皓首燃烛旧人书。能为三春听白雪,不复德音笑姑苏。残生鄙薄徒见日……”

    她缓缓地念着,心中赞了一句。

    这人有几分文气在,诗写得不输本朝几个大家,却未流传下来,她没有读过这首。

    白雪先生是谁?

    曲悠第一时间想到了周檀,但这首诗不在《春檀集》中,周檀冷冷淡淡眼高于顶,想必不会做这样的事。

    “这屏风……任何人都可以落笔吗?”

    “可以可以,兄弟要补一句吗?那边有笔墨,”栗鸿羽见她一直看着屏风,便转身朝前厅走去,“那你自便,我进去看看梁大人有没有什么吩咐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曲悠含糊地应了一声。

    她取了案上的笔墨,在这首诗最后补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……能为三春听白雪,不复德音笑姑苏。残生鄙薄徒见日,可归南田早荷锄。”

    曲悠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,学了近十年的书法,文史哲涉猎得多,也勉强能对个句子,她实在是很喜欢这首诗,自己补完却觉得有些不对味。

    白雪先生写诗,于晴明之景中带了三两分悲怆,她补的这一句似乎过于心境疏朗,与之前有些出入。

    但对方字里行间凄凉哀索,但愿他看见这句,能勉强想开点。

    曲悠对着诗句叹了一口气,想起鸨母那毫无价值的供词,又想起昨日得知谷香卉的姓氏时,那一瞬间的怀疑。

    周檀……是史书中的佞臣。

    她是学史之人,自然知道史书不可尽信,看人亦要两面通观,但这几日接触,恐怕已经让她在潜意识中对周檀产生了微妙的心理定位。

    或许是佞臣,但没有那么坏。

    可他几乎什么特别的事情都没做,甚至对她言语冷漠、爱答不理,那女子应该认识周檀,周檀的嫌疑很大,她为什么会在心中为他脱罪呢?

    曲悠顺着这个思路想了想,倘若周檀真是迫害谷香卉的人之一——或许也没有迫害,只是默许了权贵们的亵玩,谷香卉死后,他主理案件,稍稍抬抬手,就算牵扯出了什么丑事,也能满盘压下来,正如野史记载中一样。
    第(2/3)页